您的位置:首页 > 婴儿 > 育儿知识

打招呼来得太突然,孩子也需交际入口!

发布时间: 2017年10月12日 | 发布人员: 网络 | 点击次数: 126
一次饭局中,我和朋友们无意间聊到,在文化的熏陶与社会习俗的影响下,中国孩子似乎要经历几个阶段的成长任务3岁前,胖;3~6岁,有礼貌;6~12岁,学习好,有才艺;12~18,学习好,...

一次饭局中,我和朋友们无意间聊到,在文化的熏陶与社会习俗的影响下,中国孩子似乎要经历几个阶段的成长任务——3岁前,胖;3~6岁,有礼貌;6~12岁,学习好,有才艺;12~18,学习好,别早恋。

其中多为笑谈,但是3~6岁间的这个要求,却真的很能展现心理机制与养育实践的交集。很多人将这个年龄段定义为孩子们的第一个“叛逆期”,而叛逆的对象多是“礼貌”这类与社交和情绪相关的行为。

其中最典型的情况,恐怕就是“不打招呼”。

有的家长非常困惑,孩子一两岁时,都能非常热情亲切的和成年人互动,而今长大了,怎么反而变得害羞内敛起来了呢?

 

变害羞是孩子长大的表现

“不打招呼”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

当孩子意识到了你我有别,亲疏有别的同时,却没有对社交规范产生深刻认识——和那些相对陌生的人打了照面,自然很难表现的多么热情友善。

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不愿意积极投入社交,恰恰是孩子长大了的一种表现。

在孩子们学习如何社交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还没教会孩子社交规则时,就要用成熟的社交标准来要求孩子。

我们希望孩子友好而热情地对待他人,就应当为这种友好与热情提供基本的保障。

 

这样的场景 是否似曾相识

你带着孩子走进电梯,发现同住一栋楼的老张也进了电梯,你跟老张点头寒暄:“吃饭了吗?”老张看上去也挺开心:“吃了吃了!”紧接着指了指你家孩子——“哟,你家儿子都长这么高啦!你看现在的孩子营养好,长得就是快!”

这时,你稍微拍了拍孩子的脑袋:“快叫张大爷!”孩子却一个劲儿地往电梯间的边缘靠,不愿意多说话。

孩子的人际交往也要遵循社交的基本规律:我为什么要跟你一个既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的人热情打招呼,还喊“大爷”呢?

当我们做东请客,席间有几个朋友,他们彼此之间不认识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向甲介绍了乙,又向乙介绍了甲,甚至还会顺水推舟的戴个高帽:“甲大哥可是咱们市有名的企业家,乙兄弟可与我有多年的交情,都是好朋友,你们等会儿加个微信,平时也能多交流交流!”

这些话语给甲和乙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基础和交际入口。

 

打招呼来得太突然

孩子也需交际入口

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当我们的孩子萌生了自我意识,我们的确不能在很多场合再将他仅看作一个孩子了。

电梯间碰到老张这件事儿,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孩子见到陌生人,其实也需要一个正式的双方自我介绍,以作为社交的起点。

劈头盖脸没来由地就被要求喊“大爷”,谁都不愿意。细细想来,我们欠孩子们许多次正式的双方引见。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样做会更好:当老张说完话时,我们应当向他介绍一下我们的孩子,口吻应当轻松而稍微带一点骄傲。随后,也应当向孩子郑重地介绍一下老张,并伴以孩子能够了解的描述。

此外,我们也未必要让孩子毕恭毕敬地叫上一声“大爷”,担心其他打招呼的形式会显得不够礼貌。

其实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来自孩子各种形式的“招呼”,当正式引见了双方后,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打招呼的方式——一句简单的“早上好!”或者是洋气一些的“很高兴见到你!”甚至握手与拥抱,也都是可选项。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不打招呼并非因为不懂礼数或者恐惧社交,而更多的是被突如其来的沟通需求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显得有些窘迫。

如果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交流基础,就不至于让“打招呼”显得太过突然。

 

正确引导

让孩子大方打招呼

不过,很多情况下我们给孩子的社交预热还是没有做足火候,纵然我们已经尽力而为,孩子完全有可能还是没有表现出礼貌的行为。

这时候,打招呼的对象很有可能会用这样的话打圆场:“哎哟,小朋友还有点怕生呢是不是?”家长们就开始忙不迭地解释:“平时在家很有礼貌的,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而后就开始继续敦促孩子:“来来来,快点叫大爷。”

可是这些话语很难起到效果,孩子不是依然一言不发,就是实在被逼得没法了,低着头从牙缝里挤出来一个称呼。

正确的方法,其实是与孩子站在统一战线,而非一个劲儿地逼着孩子就范:他并不是怕生,他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熟悉和准备。也许等一会儿,他就准备好了。

然后不要再把关注点集中在孩子身上,而是和对方继续你们之间原本的谈话。

当与对方分别时,提醒孩子与对方道别——相较于问好,孩子们对于道别并不那么拒斥。

一方面是因为道别意味着社交结束,另一方面是因为相较于多样化的问候来说,道别的形式比较单一且好掌握。

很多时候,家长们为孩子的正确行为做了各种预先假设,却忽视了正确的行为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基础。

我们一直在教育孩子“怎么做是对的”,可总是淡忘了向孩子展示“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

我们总着眼于那些良好的行为,而选择性无视了那些催生良好行为的心理土壤。

在我看来,身为家长,我们不应当做提醒孩子“嘿!该打招呼了!”的那个教官,我们应当做引导他自然而然打出招呼的向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怀儿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