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两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家四口”时代来了,整个社会都将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各地根据这一情况又对新政策有哪些贴心的新服务呢?
《健康报》报道:全面两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家四口”时代来了,整个社会都将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目标已由控制人口增长为主转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卫生计生工作能否跟得上?迎接全面两孩,各地在保障母婴安全、预防出生缺陷、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等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广东:以人为本出台新条例
2015年12月3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了新修订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计划生育条例修订的省份。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元胜介绍,新修订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调整了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等内容,自2016年1月1日起与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同步施行。
陈元胜说,广东省新条例删除或修改了很多与全面两孩政策不相符的规定,省际生育政策的适用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由当事人自行选择适用;将原来的独生子女母亲产假调整为奖励假30天。“这意味着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不论是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都可以享受增加30天产假的优待。这些都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陈元胜说。
■广西、新疆:下大力气防治出生缺陷
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以此推算,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每年可能新增出生缺陷约100万例,这给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带来了挑战。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自治区属于出生缺陷高发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高达20%。该自治区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出生缺陷预防控制管理模式。目前建立了97个一站式婚育综合服务平台,集卫生、民政、计生的服务职能,为新婚人员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计划生育指导的一站式服务。目前,该自治区婚检人数达61.35万人,婚检率达97.98%。同时,该自治区还将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免费婚检、农村孕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和《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纳入医改范畴。努力和付出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广西出生缺陷发生率由2009年的20.64‰下降到2015年10月的12.06‰,累计减少了3.6万名出生缺陷患儿出生。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救治工作专业性要求高、难度大、费用高,已成为新疆5岁以下儿童首位死亡原因,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巴哈尔古丽·赛买提介绍,2011年4月,该自治区启动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项目——春苗工程,覆盖城乡所有0~14岁先心病患儿。
巴哈尔古丽·赛买提说,该工程实施以来,6家定点医院组织的筛查队伍行程数万公里,完成了对该自治区各县(市)的多轮全覆盖式筛查,累计筛查30万余人次,收住入院患者5232人,并对其中的4688名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据介绍,春苗工程患儿手术费用分别由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支付40%、城乡民政救助资金支付30%、自治区财政补助30%。
■天津:多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记者从天津市卫生计生委获悉,2015年该市持续实施妇女儿童健康促进计划,进一步强化母婴安全、控制缺陷、妇儿健康3个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开展20项政府惠民项目,2015年度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覆盖超300余万人次。妇幼卫生工作的两项重要指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连续10年分别控制在10/10万和6‰以下。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母婴健康,该自治区推进母婴“三病”阻断工作。截至2015年10月,共为66.5万名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检测服务,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率达99.98%,阳性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率为96%,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率为98.56%;孕产妇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均达99.98%,乙肝阳性孕产妇新生儿注射免疫球蛋白达99.81%,有效避免了新生儿感染。
■山东: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
据相关专家介绍,全面两孩虽然有利于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但不能使其恢复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非常复杂,是经济、社会、文化及技术动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使其彻底恢复正常。山东省是人口大省,该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吴向东说,“十二五”以来,山东省形成了一套推动工作运行的机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19.41下降到2015年的114左右。
山东省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由政法委牵头,公安、法院、卫生计生、食药监、工商等部门组成的“两非”案件查办专门机构。“在打击‘两非’上,山东省坚持联合执法、打击重点、案件曝光3个突出,把握发现线索、调查取证、依法处理、区域协作4个关键环节。”吴向东说。